前言
你敢信吗?一个曾被美国“特殊关照”的国家,挨了半年制裁后非但没垮。
反而悄悄换了条出路,还让美国的如意算盘落了空。
这个国家就是南非!
一边被美国断了援助、加了30%关税,另一边却忙着和智利、印尼谈合作,连高校都在找金砖国家搭伙。
更有意思的是,美国当初喊着“保护白人少数群体”对南非动手,最后却把注意力转到了印度和巴西身上。
这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博弈?南非这盘棋下的远比大家想的更复杂。
美国的“借口”与“真目的”
提到美国对南非的施压,很多人会先想到“保护白人少数群体”这个说法,但扒开表面看内里,这事根本没这么简单。
展开剩余86%所谓的“保护”更像是个幌子,真正的原因,其实是美南之间积了多年的政治经济矛盾。
从实际行动来看,美国的制裁可是一点没手软。
先是断了南非每年2到3亿美元的财政援助。
要知道这些钱大多流向了南非的非政府组织和大学,而这些机构恰恰是南非执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的老对手。
这招相当于间接削弱执政党的制衡力量。
接着又在8月对所有南非出口产品加征30%关税,对南非来说,这一招算是打到了经济的痛点上。
汽车、葡萄酒这些主力出口行业首当其冲,提高关税后,长期下来很可能伤了南非经济根基。
更耐人寻味的是美国态度的转变。
南非总统拉马福萨今年5月专门去华盛顿见了特朗普,本以为谈一谈能缓和局势,结果美国的限制措施一条没松。
没过多久,美国对南非和所谓白人农民问题的关注突然降了温。
有人说这是因为埃隆·马斯克离开了白宫,但更关键的原因是,美国把目光投向了印度和巴西这两个“温和”的金砖国家。
说白了,在全球战略里,南非的优先级不如这两个国家,当初的施压更像是“敲山震虎”,没达目的就果断转移目标,把南非当成了战略调整里的“弃子”。
南非的“破局三招”
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,南非没选择硬扛,而是走了一条更务实的路,总结下来大概有三招,每一步都透着“以柔克刚”的智慧。
第一招是“先冷处理,再谈合作”。刚开始美国施压的时候,南非选择暂时忽视,避免矛盾直接激化。
等后来拉马福萨访美,主动抛出了合作橄榄枝。
不仅提了增加从美国进口的想法,还拿出了一个全面的框架协议,里面包括推动数字贸易、扩大投资、消除非关税壁垒这些实打实的方案。
甚至在关键矿产、天然气这些议题上,南非也表现出了合作意愿,相当于主动让了步,想以此为筹码推动关税谈判。
可惜的是,美国没买账,该加的关税还是加了。
第二招是“对内补短板,给企业撑伞”。既然外部路不好走,南非就把精力放回国内。
8月初,南非政府专门成立了出口支持办公室,直接给国内出口企业送钱送设备,帮它们解决资金问题。
要知道南非的经济政策一直有点“分裂”,这次主动出手帮企业,其实是在调整经济策略,通过扩大政府影响力,主动帮企业扛过制裁难关。
第三招是向外找新伙伴,跳出美国“包围圈”。南非很清楚,不能把鸡蛋都放在美国一个篮子里。
既然美国加了单边关税,那不如去和有同样处境的国家合作。
全球南方很多国家都面临类似的关税问题,这反而成了南非的机会。
现在南非正在和智利、秘鲁、新西兰、印尼、泰国、孟加拉国这些国家谈合作,还加入了“南半球水果出口商组织”这样的区域联盟。
目的很明确,慢慢降低南非对美国市场的依赖,把失去的市场份额从其他地方补回来。
“全球经济洗牌”?
有意思的是,这场持续半年的施压,并没有给南非国内政治格局带来太大冲击。
比如南非的反对党民主联盟,本来是亲近西方阵营的。
去年加入联合政府后,面对美南贸易危机也没敢严厉批评执政党,就算把关税问题和南非的“黑人经济赋权法案”“土地改革”挂钩,也掀不起太大波澜。
还有南非那个一直被美国盯着的《征用法案》,从2020年提交议会到现在都没生效,拉马福萨也没表态。
这更像是南非手里的一张“牌”,既能用它和联盟伙伴谈条件,也能在选举时争取支持,必要时还能和美国周旋。
现在看下来,美国的制裁不仅没达到目的,反而帮南非加速了转型。
那些丢了美国援助的南非高校,已经在找金砖国家合作。
汽车行业也在调整方向,以前可能组装欧美品牌卖去美国,现在开始考虑生产适合非洲中产阶级的印度品牌汽车。
说白了,南非正在慢慢脱离美国的影响力范围。
其实这背后是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,美国想靠施压掌控其他国家的老办法,早就不像以前那么管用了。
对南非来说,这次危机更像是一次“倒逼改革”,虽然过程难,但挺过去之后,经济结构会更多元,对美国的依赖也会更低。
而美国失去的,可能不只是南非这个市场,还有在非洲乃至全球南方的话语权。
结语
未来的博弈还会继续,但有一点已经很明显。
单靠制裁和施压的老办法,越来越难在全球舞台上奏效。
南非的故事,或许会成为更多国家应对大国压力的参考。
不硬碰硬,而是通过调整策略、寻找新伙伴,在变化的格局里找到自己的位置。
发布于:广东省正规配资炒股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