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诊室里,一对父母拿着20岁儿子的肝癌诊断报告,难以接受:“家里没人得过肝癌,他也不抽烟喝酒,怎么会这样?” 经过详细询问,得知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,当年分娩时未进行规范的母婴阻断措施。20年来,乙肝病毒在孩子体内持续存在,最终导致了肝癌的发生。在临床工作中,类似的案例并不罕见。年轻患者确诊肝癌,常常让家人感到震惊和不解。这背后,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因素。
年轻肝癌:认识其特殊性
肝癌多见于中老年人,30岁以下的患者比例很低。正因如此,年轻患者的诊断往往更令人意外。然而,当乙肝病毒感染发生在婴儿期,经过长期的肝脏损害,是有可能在较年轻时发展为肝癌的。
乙肝病毒感染如果发生在新生儿或婴幼儿时期,由于免疫系统尚未成熟,极易发展为慢性感染。长期的慢性乙肝、肝炎反复活动,可能逐步进展为肝硬化,最终增加肝癌风险。这个进展过程本可以在起始阶段——母婴传播环节——就进行有效干预。
展开剩余74%年轻肝癌的重要风险因素:乙肝母婴传播
1.母婴传播是主因: 如果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(特别是乙肝e抗原阳性者),分娩过程中病毒可能通过血液传播给新生儿。未采取预防措施的婴儿感染风险很高。早期感染易转为慢性,病毒在体内长期存在却可能无明显症状。
2.长期的隐匿性损害: 从婴儿期感染乙肝病毒到发展为肝癌,通常需要较长时间(十几年至几十年)。青少年时期肝脏代谢旺盛,持续的炎症损伤可能加速病情进展。18岁确诊,意味着病毒可能从出生起就持续影响肝脏健康。
3.“无症状”的挑战: 青少年慢性乙肝感染者常常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,如乏力、黄疸等。病毒在不知不觉中损害肝细胞,部分患者可能在常规体检或出现明显症状时,才发现已进展至较严重的肝病阶段(如肝硬化、肝癌)。
关键在于预防:有效阻断母婴传播与管理
1.孕产妇筛查是基础: 所有孕妇都应进行乙肝病毒筛查(乙肝表面抗原检测)。
2.新生儿及时免疫接种: 这是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最核心、最有效的措施。乙肝疫苗已纳入国家免疫规划,为新生儿免费提供。务必确保孩子在出生后尽快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,并完成全程接种。 对于母亲是乙肝携带者的新生儿,除了按时接种疫苗,医生还会评估是否需要额外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,以提供更即时的保护,显著提高阻断成功率。
3.母乳喂养注意事项: 乙肝携带者母亲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母乳喂养,但若出现乳头破损等情况,建议暂停并咨询医生。
4.慢性感染者的定期监测与管理: 如果孩子已经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或慢性感染者,需遵医嘱进行长期管理:
5.定期复查:包括肝脏超声检查和甲胎蛋白(AFP)检测等,以便早期发现肝脏变化。
6.避免肝脏损伤因素:保证充足睡眠、谨慎用药(遵医嘱)、严格禁酒。
7.必要时启动治疗:当符合治疗指征(如肝功能持续异常、有肝纤维化/肝硬化证据等)时,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,以抑制病毒复制,减少肝脏损害。
请务必关注并确认以下几点:
1.您的孩子是否已按国家免疫规划要求,完成了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?
2.作为父母,您是否了解自身的乙肝病毒感染状况?
3.家庭中如有乙肝病毒携带者,是否坚持定期进行肝脏健康监测?
肿瘤科提醒:
预防的价值远胜于治疗。 了解乙肝传播途径,重视孕产妇筛查和新生儿疫苗接种,并对慢性感染者进行规范管理,是保护下一代肝脏健康、避免年轻肝癌发生的重要举措。这是对每个家庭至关重要的健康提醒。
发布于:广东省正规配资炒股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